【一带一路故事】在海外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发布日期:2020-08-05 信息来源:电建海投公司 作者:刘向晨 邱清 字号:[ ] 分享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高校毕业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

从基层起航,在海外闪光。在巴基斯坦环境复杂的商务博弈中,在缅甸皎漂项目推进的攻坚克难中,在老挝川圹高原的崇山峻岭中,一群年轻人奋斗在异国他乡,在艰苦环境中磨练意志,在直面挑战中历练本领,用青春的豪迈与激情,回应祖国的召唤和期盼。

又是一年毕业季,又是一年入职时,让我们走近这群中国电建年青的海外员工,聆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脉搏,见证他们在海外绽放的绚丽青春之花。

生逢其时,肩负重任——我在守候电站生命线

作为华北电力大学2019届动力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张慧帅入职电建海投公司的第一天晚上便失眠了。

因为,他被通知前往巴基斯坦卡西姆港燃煤电站进行常驻工作。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没想到会这么快。张慧帅辗转反侧,既有些许的激动又有莫名的忐忑。

“一带一路”倡议、中巴经济走廊、巴铁友谊、中国电建目前海外最大投资项目……这一股脑的关键词在张慧帅的脑海里翻腾跳跃。

从浙江温州到首都北京,20多年的时光里,张慧帅从未脱离家的温暖,校园的斑斓,一参加工作就到陌生的国度,还有不太让人放心的安全形势,张慧帅心里还有些惴惴不安……

“越是艰险越向前,选择海外一线,作为人生的新起点,那里是拼搏的阵地、挥汗的舞台,成长的摇篮……”新员工入职仪式上,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盛玉明的话,给了张慧帅最大的鼓励和鞭策。

来到巴基斯坦,张慧帅的第一项业务是在伊斯兰堡办公室协助开展电价核定和外部协调工作。全英语对话、高强度工作,再加上当地迥异的风俗习惯和饮食特点,让张慧帅产生了严重的水土不服,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和工作压力。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张慧帅总默念在心,他使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不懂就学,不会就练,领导和同事工作上的传帮带、生活上的问冷暖,也让张慧帅渐渐走出了磨合期。

不到一年功夫,现在的张慧帅已经可以独自担任起了卡西姆项目电价核定、免税申报等重要工作,可以与巴基斯坦国家电监局、中央购电局、联邦税务局等官员无障碍沟通,可以和巴基斯坦同事谈笑风生,一起席地而坐,用手抓着咖喱牛肉饭用餐……

今年上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考验,张慧帅所在的卡西姆电站累计发电量达46.19亿度,同比去年增长近30%,创投产以来历史新高,助力巴基斯坦经济社会发展,彰显中国电建担当。

“是祖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给我了最大的勇气和底气。这是一条光明的路、幸福的路、友谊的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电建青年员工,能够参与其中、见证发展,和同事一起守护卡西姆电站生命线,给巴基斯坦人民带来福祉,感到无尚荣光。”

谈到对未来的打算,张慧帅说:“我已褪去了当初的青涩,现在的我更加坚定,希望在‘一带一路’的广阔舞台上尽情施展,让自己青春的痕迹与祖国的强大、公司的发展相映成辉,为自己的人生抹上精彩动人的一笔!”

困难越多,果实越甜——我把吃苦当作吃补

从迪拜的鳞次栉比,到伊朗的斑斓神秘,从巴林的沙漠戈壁,到西非的象牙海岸,从肯尼亚入职后首次常驻开发市场,再到缅甸皎漂参与见证项目开发建设全过程,王瑞从走出校园的那一刻起,漂泊的脚步就从未停止。

同样是华北电力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王瑞的海外常驻第一站是肯尼亚,主要负责协助项目全方位尽调、评估及商务协议谈判。

作为一名职场菜鸟于工作经验有限,王瑞当时最大的困难,是经常在工作中止不住的忧虑和自我怀疑,生怕工作过程中有任何疏漏。“是公司的‘海投语录’让我的工作有了方向和抓手,每一条用心琢磨,细细体会,指引着我的方向。比如在商务谈判中应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在关键事项决策时应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谈判中既要保有最大的诚意和善意,也要谨慎看待对方提出的条件与承诺,客观求证。”

  2019年4月,王瑞开始常驻缅甸皎漂项目。作为是中国电建在境外投资的第一个燃气电站项目,王瑞和同事们共同完成了股份公司立项、发改委备案、商务部再投资备案工作,成功实现了皎漂项目合作协议、投资促进协议、股东协议和购电协议的签署,持续推进皎漂项目投资许可、环评许可、免税许可和建设许可等各项批复工作……

可每一项节点按期推进,都是用无数个不眠之夜换来,其过程又何其百转千回、历经波折。有一次,缅甸有关部门对项目一处设计方案提出异议,要求我方立即进行现场勘察,一周内反馈其比选结果。王瑞立即组织并和项目设计和施工单位人员共同开展路径踏勘,彼时正值缅甸雨季,踏勘当天突降暴雨,雨伞、雨衣毫无招架之力,大家伙反而在瓢泼大雨中彻底放开手脚,仅用三天时间,便完成了比选报告的提交。

“困难越多,果实越甜,在海外工作,就需要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王瑞说。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王瑞一边和中缅同事储备防疫和生活物资,全力做好疫情防护,另一方面排查协议履约,加强与缅甸有关方面沟通协调,努力推进项目建设有序进展。

困难不是财富,战胜困难才是财富。王瑞说,加入海投公司三年来,一个困难一个困难攻克,才换来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完成,也实现了自己的一点一滴的成长。

不在吃苦的年龄选择安逸。王瑞也曾羡慕过国内可以经常逛街聚会的朋友,也曾嫉妒过每天都能与妻儿厮守的同学。可是,他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和坚守。“青春不能永驻,但必须奋发向上。趁年轻干一些有意义的事,等年老的时候,我会说:自己没有白活。”

无奋斗,不青春——我为中老友谊尽份力

T恤衫泛着汗渍,雨靴沾满泥巴,常年的奔波,让1米7的个头的他,体重却从未超过120斤。

7年前,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的王鹏入职电建海投公司,第二年便一头扎扎进老挝上寮地区的大山深处,一待就是6年。

上寮地区,川圹高原,山高路远,蛇虫猖獗,但远、险、难挡不住年轻的脚步。王鹏在南欧江梯级水电站先后从事安全管理和移民搬迁工作,这些都是费脑、费脚、费嘴的苦活、累活。

尤其是从2017年以来,王鹏先后参与了南欧江1级、3级和4级的移民搬迁工作涉及3个县城、16个自然村和4000多名村民的搬迁安置。

“南欧江电站,是中资企业首个海外全流域开发的BOT项目,而移民搬迁是首要任务,也是老挝民众的民生工程,这项工作必须干好,而且要干出样板,给老挝人民一个美好未来。”王鹏说。

砍刀、背篮、绑腿、雨衣,是王鹏每次和同事出去做实物调查必备的四件套,再背着5公斤的装备,交通不便,再加上村落分散,每次出去实调,晚上王鹏和移民实调队员们经常会住在村里,木板一放就是一张床,面条一煮加个鸡蛋,就是难得的美味。

但让王鹏最欣慰的是公司制定的移民搬迁政策,让他做老挝民众工作时有了十足的底气。“公司的原则是保证移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活有保障’,且每一条政策的制定,都会邀请移民参加,并征得老挝政府的批准,才最终执行。公司还高质量建设移民村,高标准修建道路、桥梁、学校、寺庙、医疗所等公共设施,让这里彻底变了样。”

耐心、细致、勤奋则是王鹏工作总的三件宝。三年的时光,王鹏穿走遍了这里的村村寨寨,和很多村民成了好朋友、好兄弟,也练就了一口流利的老挝语,他还主笔完成了《南欧江二期项目综合移民安置计划》《老挝水电工程征地移民工作手册》,为公司后续项目移民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记得,最难忘是三级电站哈撒村新房搬迁那天,我们被村民盛情相约,和他们一起庆祝新房搬迁。一位老阿妈找到我,塞给我一件她亲手织的本民族的服饰,她说,电站让她们家改变了很多,这是她的一点心意。”

一个年轻人的选择,往往映照这一群人的坚守,一个时代前行的方向。王鹏说,自己虽然是在异国他乡的大山深处,做着最基层的工作,却是和老挝人民面对面、心贴心,改变的是一方水土的面貌,传递的是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海外生产一线为青年放飞想象力、创造力提供了一片沃土,只要扎根基层、脚踏实地,不畏难、不服输,磨练真本领、挑起重担子,我们就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当前,一大批有知识、懂技术、能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加入电建,面向基层,走向海外,为践行“一带一路”建设,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注入激情与活力,他们的足迹所至,种下希望之花,收获奋斗硕果。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时间必将会给这群奋发有为的青年人以最好的答案!


张慧帅(左)和同事讨论业务


王瑞和当地小朋友在一起


王鹏(右二)和老挝同事开展实物调查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